首页 家教动态 经验交流 取长补短,让“隔代教育”也能双赢

取长补短,让“隔代教育”也能双赢

总站发布于:2022-06-08
308 0

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教育趋于理性,老人教育趋于感性。父母教孩子知识,满足一个要求,往往着眼于孩子的品格培养、智力开发等方面,但老人对孙辈疼爱过度,往往以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出发点,而较少理会这些是对他们有益或有害。因此,父辈和祖辈教育孩子的矛盾自然是“一出接一出”。

在我们传统文化中,老年人的“天伦之乐”就是生活稳定、儿孙绕膝、三代同堂,这种根深蒂固家庭伦理观念,奠定了隔代教育的历史渊源。当隔代教养无可避免时,父母应该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点,取长补短,“隔代教育”也能双赢。

1.问题“私聊”。

当父辈与祖辈产生分歧的时候,首先注意找准“组合”,才能事半功倍:如果是与爷爷、奶奶沟通,就请爸爸出马;如果是与姥姥、老爷沟通,就请妈妈出马。因为是矛盾,当然要“私聊”。不管是谁有错,在没有外人的场合,更容易坦诚认可。

此外,在沟通之初,年轻父母尽量先表达对老人的感谢和关爱,再慢慢进入正题。相反,如果有爱人和孩子在场的时候,不妨说些老人的功劳。

洋洋4岁了,在家像个小猴子,几乎一刻也闲不住。奶奶怕孙子磕到桌子角上,把家里所有棱角的地方都包上了胶布,还不许孩子到处跑,这样的过度保护当然对孩子不利。于是爸爸“上阵”,先是认可了老人为此事花的心思,然后说明这样的弊端,并和母亲一起找到了更好的办法。

2.用事实说话。  

当发现祖辈对孩子有溺爱现象或不妥当的教育方法时,我们顾及老人的自尊心,最好从侧面提醒,或者让“事实说话”,让老人自己来改变想法,切不可当众驳斥老人,那样只会伤了老人的心。

3.找准理由。   

教子意见产生分歧时,不要在问题的表面进行争论,如果您有科学的依据,不妨将反驳的理由往孩子智力发展、习惯养成、性格塑造等方面靠。这样既体现尊重之情,又利于老人接受您的建议。

 天天5岁是个“破坏大王”,得意之作就是将妈妈买的玩具拆了卸,卸了装,奶奶感到心疼,于是偷偷藏了些完好的玩具。后来妈妈发现了询问,奶奶说:“等他不破坏了再给玩好的”。面对她的“好心”,妈妈也是喜怒不得,于是这样引导起了婆婆:“给孩子的玩具都是专门针对这个年龄开发智力的,如果现在不玩,会比别的小朋友智力开发上落后。而且拆卸玩具能锻炼动手能力,促进智力发育”。奶奶当然不希望孙子比别人差,于是赶紧把玩具都找出来了。

4.“曲线救国”。

如果意见上真的与老人发生了重大分歧,万不可针锋相对,否则矛盾激化,还会影响生活中的关系。再教一招,试试“曲线救国”的策略,即借别人的嘴说你想说的话。

请亲友帮忙:古语讲“三人成虎”,当老人对某个科学教育理念或方法拒不接受时,不妨发动亲朋好友联合向他“灌输”。当然,这不是声讨,可以请亲友(最好是老人平时就比较认可的人)在问候老人和孩子的时候,比较含蓄地说出此意,如能有具体事例,就更完美了。

请孩子老师帮忙:哪个老人不希望自己的宝贝得到老师的喜爱?当老师就孩子问题提出请家长配合时,老人一般都会欣然同意。您不妨拜托老师在老人接送孩子时,沟通教育中的问题。

请专家帮忙:当下媒体中专家讲育儿知识和方法的节目很多,也可请老人一起看,专家的指导更有说服力,便于老人接受。如果是节目内容正好跟你们的矛盾相符,最好留老人自己看,给其学习、反思的空间。如果你在此时机当场“揭短”,反而会引起老人的“逆反”。给个台阶,大事才能化小。

5.把握时机。

教育孩子讲契机,说服老人也要讲时机。如果对方此时心情愉悦,或是正好碰上孩子出现这个问题,您的建议和意见易于被老人接受;如果气氛、场合不对,您的说服则易遭遇“反击”,最终问题没有解决,还导致不欢而散。

依依7岁了,还是有些胆小,平时见了邻居、亲戚也不怎么打招呼。爷爷觉得孩子没礼貌,为这事说过孩子几次。妈妈觉得小孩子不能“贴标签”,而要及时鼓励和强化。一次爷爷的一位老朋友来家做客,两人多年不见,相聊甚欢。依依在熟悉了客人和现场气氛后,喊他们吃饭时主动问了声“爷爷好”。客人夸她有礼貌,依依很高兴,并对客人的问题礼貌回答,爷爷此时觉得格外有面子。等送走客人后,依依妈赶紧把自己的想法和公公沟通了一番,并且以刚才的情况做了实证,爷爷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议。

6.冷处理。

看看这位妈妈的做法:孩子逐渐长大,活动范围也不断增大,开始翻箱倒柜,尤其喜欢玩遥控器和开关抽屉。奶奶看孩子拿着遥控器摔来摔去,把抽屉里的东西扔得到处都是,总是对此进行阻止。我觉得这没什么,孩子这会正是好奇心强,好探索的时候。只要大人提前把贵重东西和危险的东西拿开就行了。婆婆却认为我在惯孩子,还常对我“说教”。不过每当她抱怨的时候,我就不说话,也不生气,因为我知道,宽容孩子的做法没有错误。

我们也不妨学学这位妈妈,对于老人错误的做法或说教,不必争个面红耳赤,有时候这样冷处理,对于老人而言貌似一种妥协,对于年轻父母而言,仍可以照自己的想法去做,且并不伤害双方感情。

7.站在老人的角度解释理由。

一般年轻父母在说服老人时,往往站在对孩子好的角度,比如: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。时间久了,容易让老人产生逆反心理:难道我是故意对孩子不好吗?因此,不妨再提出理由时老幼兼顾,既为孩子考虑,又为老人着想。

其实很多事情,当您站在老人立场上想过之后,也许就不需再去说服他了。如果遇到强势的老人,则不必试图去说服他,因为他不会承认自己有错误,不妨以柔克刚,以弱克强,让老人体会到是因为自己的让步而使你不再为难,他们会很有成就感。

8.善意的谎言。

隔代之间的矛盾,未必都要“针锋相对”地争执,有时候一个玩笑,一个善意的谎言就能轻松解决。尤其是对于物质上的矛盾,不少老人都是一路节俭生活过来的,当看到为孩子花费过高时,会觉得不值,此时不妨来个“善意的谎言”,使其安心。

比如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,给孩子用些稍贵的、高品质的用品也无可厚非,此时若老人有意见,不妨把价格说得便宜一些,尽量说打折、特价,或者说单位发的、朋友送的等。

9.常谈心。

俗话说:“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”。既然因某种缘分让大家走到了一起,生活中的大情小事还是要相互的体谅和关怀,与公婆多交流,即使不说孩子的事情,多多沟通也能加深彼此的感情,利用对双方的理解。俗话说:清官难断家务事。就是因为生活中的事情并非能简单得判断出对错,因此,当老人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,而这种做法又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时,则不妨做点让步,依老人的想法去做;如果是大原则性的问题,您可以坚持己见,也可用上述方法进行沟通,不过切不要“硬碰硬”,在态度、气势上不可持“得理不让人”的架势,而是要让老人感到宽心。

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,家庭教育是真正的人生“起跑线”,如何教育培养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大事。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,家庭教育应重在结合自身的特点,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。父母与祖父母都需要更新教育观念,同时尊重对方的施教权利,寻求一种互补的合作关系,并能够采取有利于孩子个性、才智和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,并让孩子乐于接受,于孩子的人生成长才是有益的。

河南省长葛市成龙幼儿园

朱月